四大美男结局:红颜多薄命不过是个谎言,长得帅的同样命运多舛

在传统的美男结局中,我们对于红颜多薄命的风格早已司空见惯。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我们不禁开始怀疑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事实上,长得帅的人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命运的多舛,在他们的背后也有着无尽的压力和烦恼。长相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切,美男们的命运也不再只是简单的红颜多薄命,这种说法只是一个谎言而已。

上次说了,中国四大美女的结局,她们美丽动人,气质温婉,可最终红颜薄命,下场凄凉。同样长得帅的,也不一定会有好的结局。中国的四大美男,也同样命运多舛。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有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潘安,兰陵王,卫阶,嵇康。

四大美男结局:红颜多薄命不过是个谎言,长得帅的同样命运多舛四大美男之首潘安

无论是哪个版本,潘安都排在首位。貌比潘安,就是形容一个男子的帅气的外表和儒雅的气质。潘安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巩义(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籍贯河南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有“河阳一县花”之称。史书上说潘安美姿仪。不但长得帅,而且气质儒雅,文质彬彬。

潘安究竟有多美,从一个成语“掷果盈车”就可以看出来。《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驾驶羊车出去游玩时,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少女们看到潘安,激动把鲜花和水果扔到潘安的羊车里。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潘安出行引起的轰动比起如今的明星出行,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今天妥妥的“大明星”。

长得帅的男的,都会让人没安全感,会让别人觉得“渣”。但潘安,不但长得帅,更是一位深情的丈夫。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丈夫。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望族,而潘安的家族无法跟妻子相比,妻子嫁给潘安以后,毫不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潘安对妻子是很痴情,妻子在世的时候从不出去拈花惹草,妻子去世后,他经常怀念妻子。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为妻子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悼亡诗》,以此来怀念自己心爱的妻子。这是很难得的。古代历史上妇女的地位低下,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男子怀念妻子的作品,他因为深爱妻子,反而开创了文学的先河,不得不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丈夫。

比起他的外貌和才华的一帆风顺,潘安在政治上发展却充满了坎坷。潘安很有名气,也很有才华,却一直不得志。做的官也一直都是地方上的小官。为了政治上的发展,他投靠了以贾南风为首的贾氏集团。贾南风想要废掉太子,安排潘安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让太子抄写。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涂涂改改之后,就变成了一篇谋反的文章。太子被废。潘安卷入了宫廷政治斗争,间接的害死了太子。贾南风的专权,引起了各地藩王的不满。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手握大权,潘安作为贾南风的同党被清算。灭三族。

又帅又能打的兰陵王

兰陵王名高长恭,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肃,字长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北齐名将。

兰陵王骁勇善战,样貌却长得过于柔美,每次上战场时,都会带上面具,遮住自己的面貌。邙山之战,北周围攻洛阳,北齐将领坚守抵抗。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高长恭只带了500名骑兵就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面貌,军心大振,城内守军与高长恭会合,一鼓作气,打败了北周军队,解了洛阳之围。为了表现兰陵王的英勇,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人长得帅也就算了,还这么能打。

俊美战神最后也逃脱不了被毒杀的命运。高长恭本身就出自北齐宗室,在军中很有威望。北齐皇帝高纬猜忌他,他为了消除皇帝对他的猜忌,开始自污。接受官员贿赂,贪图钱财。即使是这样,高纬还是没有放过他,他自污那些手段反而成了罪证。

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后主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对他的王妃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郑氏回答说:“为什么不亲自当面去跟皇帝解释呢?”高长恭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于是就饮鸩而死。北齐皇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残忍的历史,父子杀戮,骨肉相残。高纬自毁长城杀掉了高长恭,自此无人能够抵抗北周。不久,便被北周宇文邕所灭。

“璧人”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卒于怀帝永嘉六年(312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他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学家。长相白皙俊美,被称为“璧人”。

卫玠从小就很聪明,五岁就开始研究老庄学术。长大以后,口才很好,经常与别人辩论玄学。但他身体不好,却经常与别人长时间辩论,长期这样,伤害了他的身体。

晋怀帝永嘉四年,五胡乱华。卫玠举家南迁,一路上旅途劳顿,饥寒交迫,最后在南昌病死。关于卫玠的死,还有一个成语叫“看杀卫玠”。传说卫玠长得很美,当他外出的时候,全城的人都想目睹他的相貌,把他围的水泄不通,每次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脱身出去,本来身体就不好,渐渐的卫玠病重,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就死了。所以才有了“看杀卫玠”这个成语。因为长得好看而被看死了。古今中外恐怕独此一份了。

“竹林名士”嵇康

嵇康是三国魏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貌出众,曾被山里的樵夫误认为是神仙。

嵇康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一生放浪形骸,逍遥自在。隐居竹林,研究黄老思想。是魏晋时期的代表性文人。

嵇康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官拜郎中,中散大夫,世人称其为“嵇中散”。司马家掌权之后,辞官隐居。嵇康名声很大,许多人慕名拜访他,他也不理会。钟会就是嵇康的“迷弟”之一。几次拜访都无功而返。有一次,钟会前来拜访嵇康,嵇康只顾着打铁,根本无视钟会,钟会从此“粉转黑”记恨起了嵇康。他的好友山涛也举荐他做官。他立马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屡次拒绝司马家的征召,惹怒了司马昭。

景元四年,司隶校尉钟会诬陷嵇康,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在临行前,神色淡然,演奏了一曲《广陵散》,三千太学生围观。从此《广陵散》成了绝响,而世间也再没有了“竹林名士”嵇康。

这四大美男,不止士容貌俊美,而且个个都很有才华,很有气质。可以称得上是千古风流人物,可最终也难逃出命运的捉弄。不只是四大美女的下场凄凉,四大美男同样命运多舛。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