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0:魏蜀吴如何归附晋?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小说,其中描述了魏、蜀、吴三个势力之间的斗争与归附。在第十回中,我们看到魏蜀吴三个国家如何最终归附晋朝。随着曹魏的衰落和刘备的蜀汉的建立,蜀汉和吴国展开了一系列战争,最终导致了曹魏和蜀汉的灭亡。吴国则成为孤立的局面。此时,晋朝崛起,各方势力开始向晋朝投降,整个三国局势得以重构,魏、蜀、吴三个势力历经沧桑,最终归附于晋朝的统治之下。

之前讲了三国之一的蜀汉是如何覆灭的。三国最终会统一到谁的手里?有人觉得三国中魏国是最强的,最终一定由魏国统一,魏国肯定是存活到最后的。这种想法既对也不对,不对是因为事实并非如此,魏国其实上是三国里第二个覆灭的,而存在感最低的吴国,反而是三国里最后一个被灭掉的。

魏蜀吴三国没有一个存活下来,竟然都被灭掉了。

为什么又说有点对,因为最后统一天下的王朝叫做晋朝,而晋朝并不是平白无故生出来的。晋朝的前身就是三国里面的曹魏,就是说晋朝跟曹操的魏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国演义10:魏蜀吴如何归附晋?

司马懿等到七十岁暴露野心

为什么这么说?晋朝的开国皇帝姓司马,就是司马懿的司马。司马懿本来就是当年曹操手底下的一员谋臣,而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他正是司马懿的孙子。为什么是由晋朝统一了三国,你可能已经猜出来了。没错,曹魏的基业被司马家族给篡夺了,随后司马家族又灭掉了东吴,所以三分归晋。

今天分为两部分来解读,第一部分是司马家族是如何篡夺曹魏基业的,第二部分是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是如何灭掉东吴,最终三国归一的。

先来看第一部分,司马篡位。为什么区区一个司马家族竟然最终可以篡夺魏国的皇权取得胜利?其实这事特别简单,司马家族的胜利就在于他们活得比较长,还真是应了那句俗语,“谁活到最后谁就赢了”。

第一代掌门人曹操

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代掌门人是曹操,而司马家族是司马懿,那么司马懿和曹操比起来谁更厉害一点?毫无疑问是曹操。曹操是一代雄主,能力特别强,才华特别高,文才武略都堪称是三国的巅峰。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每天都夹起尾巴做人,每天都担惊受怕,生怕曹操发现他的野心。曹操生性多疑,又太强大,控制手下的手段特别高明,当他在世的时候,从来不担心手下的人敢造反。

第二代掌门人曹丕

曹操死后,曹魏换成了第二代掌门人,叫做曹丕,而此时司马家族的掌门人还是司马懿。没错,司马懿还活着。曹丕活着的时候,司马家族不敢兴风作浪。因为曹丕虽然说文采武略比不上爸爸曹操,但是依然是一代雄主,司马懿在他手下还是乖乖的,但是曹丕又死了。

第三代掌门人曹叡

曹丕死的时候比较年轻,曹魏换上了第三代掌门人叫做曹叡(音瑞),就是曹丕的儿子,这个时候司马家族的掌门人竟然还是司马懿。曹叡跟司马懿比起来就不太行了。曹叡不仅比不上爸爸曹丕,更比不上爷爷曹操,曹家的基因是一代不如一代。

司马懿并没有在曹叡在位的时候趁机造反。《三国演义》里的曹叡虽然比较喜欢大兴土木,有一点荒淫无道,但很会搞权术,被人称为是跟汉武帝有些相似的君主。他虽然有点喜欢奢侈享受,但毕竟是个心智成熟、很会操控权势的皇帝,所以曹叡在世的时候,司马懿依然不敢怎么样,特别的听话,特别的乖。不仅如此,曹叡还曾经担心司马懿造反,夺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也不敢反抗,只能悄悄地待在家里休养生息,准备等待机会反扑。

第四代掌门人曹芳

可惜曹叡又死了,第四代掌门人叫做曹芳,此时还是一个孩子。曹家不仅文治武功一代不如一代,寿命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此时司马家族的掌门人竟然还是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简直就是一个大魔王,都快成精了。他忍了这么长的时间,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又有这么多爪牙,在朝野内外特别有威望,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的经验。

曹芳也就是魏明帝,是曹叡的养子,并不是亲生的,在司马懿面前就是一个小娃娃,弱不禁风。这个时候,曹魏家族和司马家族的势力对比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单凭曹芳一个小孩子,如何斗得过老奸巨猾、鹰视狼顾的司马懿呢?而曹叡留下来的那些辅佐曹芳的大臣们,根本也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后来,司马懿瞅准机会发动了一场政变,把这个已经腐朽孱弱的曹魏家族一锅端了。他自己把持了朝政大权,和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一起控制了曹魏的天下。等到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上来之后,他就彻底废掉了魏,建立了晋,称帝。从此魏就彻底覆灭了。

司马炎称帝

回顾司马家族篡夺曹魏基业的过程,就是一个“谁活得长谁就赢”的过程。司马家族他比较喜欢也比较擅长搞政治阴谋,他们就是靠搞政治阴谋上台的,在这场曹魏和司马家族的斗争之中,最终还是司马家族占了上风,而魏国被灭掉了。

接下来就讲一讲东吴是如何被晋给灭掉的。东吴在《三国演义》里的存在感是比较低的,因为国力没有魏国强大,人才又没有蜀国优秀,它仿佛一直都是蜷缩在一角,光芒暗淡,但事实上吴国却是三国中存活到最后的国家。

这一方面因为东吴有长江天险,地理位置优越。另外一方面,在东吴的中后期,依然有着大批的将领为国冲杀,比如说“雪中奋短兵”的丁奉。

孙皓暴政

东吴最终的覆灭是因为君主的残暴。当时东吴的末代君主叫做孙皓,是孙权的孙子,特别的残暴,史书和《三国演义》都记载了他的很多暴行,比如说挖别人的眼睛,再比如说沉溺于酒色之中无法自拔,大兴土木,荒淫无度,还杀害忠良,搞得天下乌烟瘴气。这样一个国家,当然难逃覆灭的命运。

刘禹锡名篇

最终在晋武帝司马炎的指挥下,几路大军灭掉东吴。这段历史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里边有记载,“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四句写的正是西晋灭东吴的故事。当时蜀汉已经被晋灭了,所以益州在晋的手中。司马炎命令大将王濬(音迅)的战舰沿着长江东下,离开益州,顺流而下进攻东吴。东吴的首都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当时为了抵御晋朝的进攻,东吴在长江峡谷上面用很长的铁链,形成了道道封锁线,但是被晋国的军队用火给烧断了,沉到了江里,这叫“千寻铁索沉江底”,最终东吴覆灭,“一片降幡出石头”。

东吴这种消极防御的策略肯定是不能奏效的,它在长江峡谷上用很长的铁链弄了一道封锁线,自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怎么可能?消极防御肯定不行。二战的时候,法国弄了一道“马其诺防线”,想凭借防线固守,实际上被处于进攻态势的德军以灵活的策略绕过去了,没有发挥出作用。之前也讲过袁绍跟公孙瓒对战,公孙瓒造了一座特别高的楼,把自己圈到里边,以为这样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却坐以待毙,画地为牢,因为粮草兵员总有一天会消耗完毕。所以,积极主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心态,消极固守无济于事。

讲到这里,曾经在历史上辉煌过,被无数人心向往之的魏蜀吴三国时代就彻底落下了帷幕。

三国的开头是多么激昂雄浑,一群草莽英雄出去闯荡事业,大家都是那么开心,又是那么积极上进,三国的前期和中期也都是人才荟萃,英雄辈出,强中更有强中手,特别刺激,特别好看,但是到了后期却让人感慨后继无人。不管是像蜀国出现了诸葛亮独木难支的情况,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还是说像魏国曹家的后辈被人笑话,亦或是像东吴,当年孙坚、孙策、孙权都是多么厉害的人,结果后代是如此荒淫残暴,最终被司马家族灭掉。就这样天下统一到了统一到了司马炎手中,真是让人感慨“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国演义》在这样的一个结局中收尾,留下了一派的苍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们都走了,只留下他们的是非成败,留给文人墨客去书写,留给后人去评说。

三国的历史脉络通过十讲勾勒完了,推荐朋友们看看其他的几篇。下面即将进入更加精彩的环节,有机会把《三国演义》里的主公们、文臣谋士们、武将们以及各种各样精彩的群体,像赵云、关羽、曹操、刘备、诸葛亮等等,都一一细致的出来。每个人会分成不同的侧面,分成几集细致地挖掘。

敬请期待,我们有缘再见。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