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奇才王勃:岁月悠悠,辗转星移

岁月悠悠,辗转星移,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如同流光溢彩的浮萍,漂泊在生命的江湖之中。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岁月的洗礼和历练。每一个晨曦的曙光,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光阴无情,岁月无情。然而,正是因为岁月的风霜雨雪,我们才能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迎接未来的挑战。岁月悠悠,无法停留,唯有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活出真正的精彩。

唐朝诗人王勃(650年-676年)文采飞扬,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传奇色彩。

王勃自幼聪颖过人,六岁就能写诗,九岁时就撰写文章指出名家著作错误之处,十岁包揽六经,十二岁学医,十六岁参加幽素科考试,凭借出众的文采赢得考官和皇帝的赞赏,授朝散郎,成为当朝最年轻的官员。

唐高宗李治对王勃惊叹不已,称他是大唐奇才!

此时的王勃人生得意,才冠京华。

大唐奇才王勃:岁月悠悠,辗转星移

不久,王勃的一位姓杜的好朋友被派到蜀地做官,他作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好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哀而不伤,豪迈旷达,不仅是王勃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被誉为“送别诗中的绝唱”。

而王勃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滕王阁序》。

相传沛王李贤与其弟英王李显斗鸡,王勃是沛王的侍读,就写了《檄英王鸡》一文为斗鸡助兴,唐高宗得知后大怒,认为此举挑拨二王相争,将王勃逐出长安。

一不小心得罪皇帝,王勃原本可以辉煌的人生和仕途也因此急转直下。

此后的几年,王勃活得不容易,虽然才华横溢但也缺少生活阅历,他窝藏了一个罪犯,后来怕走漏风声又杀了这个罪犯,结果因此而犯死罪。幸亏遇大赦,王勃才没有被处死,但他的父亲却因此被贬官到交趾。

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很大,他宁愿用自己的灰身粉骨,来抵偿对父亲的羞愧和自责。

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滕王阁重修落成典礼,在宴会上他即兴创作了《滕王阁序》,描写滕王阁美景并抒发个人感慨,文采飞扬,意境深远,引得在场的宾客无不惊叹。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句,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第二年冬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拍案惊叹称:“此乃千古绝唱,王勃是真天才也。”

待读到最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连声赞叹:“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

于是高宗命人急召王勃入朝!”旁边太监却吞吞吐吐地说,王勃已去世。

唐高宗喟然长叹,连道:“可惜,可惜,可惜!”

王勃的生命在26岁时戛然而止,据说是在探望父亲的途中因溺水身亡。他的才华和悲剧性的一生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传说。

#历史#​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