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装病不肯出征,李世民提到的一位人名让他立刻跳下床:我马上去!

李靖虽然是个勇猛的将军,但这一天他却装病不肯出征。正当他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时,李世民提到了一个人名,让他立刻跳了起来,激动地说道:“我马上去!”这个人名,让李靖心中充满了敬仰和渴望,这是一个他愿意冒生命危险去见识的人。于是,他迅速穿戴整齐,准备启程前往。

#头条深一度#

李靖装病不肯出征,李世民提到的一位人名让他立刻跳下床:我马上去!

文 | 老闫侃史

编辑 | 老闫侃史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叫将军见太平。越是优秀的武将就越容易死在自己的皇帝手上,这几乎已经成为历史固定的悲剧。

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大唐军神李靖。那么,作为军神的李靖又是如何处理自己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呢?对此,不妨看看这个故事,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装病的军神

贞观十八年七月,已经被四方属国称为天可汗的李世民,再次决定御驾亲征了,而这一次,他的目标是高句丽。

高句丽建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汉之交,是由中国吉林省境内的扶余人所建,全盛时期,雄踞山海关外,是当之无愧的东北亚霸主。

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结果损兵折将一无所获。而作为天策上将的李世民,自然不会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得心应手地调兵遣将准备东征。

只不过相比于自己在战场上的对手高句丽,李世民更加担心的还是自己后方的事情。首先是在自己出征期间,由谁来坐镇长安?

这个倒是好安排,李世民任命太子李治于定州监国,又留下了房玄龄坐镇长安,至于国内那些需要皇帝批阅的奏章,则通过驿站飞马送到前线。

不是太紧要的,则可以由太子和房玄龄负责。

这个安排不得不说,也算是煞费苦心了,既能保证有人坐镇中央,也能防止自己出征期间被人偷了老家。其次就是对于那位战神地安排了。

在大唐初年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真正能够称之为战神的也就两个人,一个是天策上将李世民,另一个则是军神李靖。

只不过当时的李靖早就已经告病,在家装病很多年了。以前李靖装病在家,李世民很开心,但现在嘛,自己都要远征了,再把李靖留在长安,自己可就不放心了。

因此,李世民就打算带着李靖一块去辽东。不一定要让李靖替自己指挥大军,但必须把李靖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免得有人用他来生乱。

可装病许久的李靖,哪里肯趟这场浑水?于是乎,李靖再次装病,打算继续在家窝着。至于旅游嘛,也很正常,我都这么老了,还生着病,哪里还能再为陛下驰骋疆场呢?

李世民倒也是个爽快人,直接回了一句,当年的司马懿又老又病,不照样还为曹魏四处征战吗?

别说李世民的这番话,简直就跟兴奋剂一样,直接就让李靖从床上跳起,大方表示,我还是能为陛下继续征战沙场的。

没办法,李世民都把司马懿给搬出来了,倘若李靖继续在这里装病,那么估计就真得被当成司马懿处理了。

只不过当时已经年过七旬的李靖,身体确实不好,基本是一边行军,一边嗑药,等到达相州后,李靖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眼见于此,李世民也不好再待李靖向东出发,便允许李靖留在这里养病。即使如此,李世民也没有放松对李靖的看管。

当时的相州刺史是李世民的儿子李贞。不过防备归防备,李靖到底还是落了个善终。在贞观二十三年,李靖以79岁的高龄去世,同年天可汗,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也与世长辞。

这让人不得不好奇,李世民会不会是看到李靖走在了自己前头,所以松了那口气,然后挂了。那么话又说回来,李靖为什么长期装病呢?真的只是因为担心功高盖主吗?

尴尬的关系

说起来,李靖和李世民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说呢,是比较尴尬的。在李世民的父亲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期间,李靖也曾在李渊麾下任职?

然而,当李靖得知李渊要起兵反隋后,他并没有跟随李渊造反,反倒是逃出了太原,并通知了关中守军,给李渊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因此,等到李渊率兵拿下长安后,就想要处死,李靖给自己出口气。好在李世民知道李靖是个人才,于是在李渊面前求情,这才保下了李靖。

公元620年,李靖跟随李世民东出征战,帮助李世民先后平定了河北窦建德,河南王世等割据势力屡屡战功。

之后李靖又得到李渊的看重,奉命平定了江南萧铣,以及巴蜀之地,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后就是玄武门的抉择时刻了。

公元626年,也就是武德九年,作为秦王的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于是李世民打算干掉这两个兄弟。

当时的李靖,被任命为灵州道行军总管,手握重兵,自然成为李世民的拉拢对象。然而,生性谨慎的李靖,却在这场政治战争中选择了中立!

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就都知道了。李世民冒险发动了玄武门事变,成功完成了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绝杀,并控制了唐高祖李渊,夺得皇位。

这下子李靖就很尴尬了,毕竟李世民不仅算是李靖的老上司,而且还有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结果人家抢皇位的时候,你竟然搞中立,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呀!

当然了,彼时的李世民也还能容得下李靖,一来突厥人来了,李世民继位后不久,突厥十几万大军就兵临长安城下了。

得亏是天策上将李世民,不然的话,唐朝估计就得东迁了。李世民需要李靖这位战神来为大唐征战草原。二来,同样也是战神的李世民比李靖要年轻。

因此,在贞观之后,李靖才能继续累积战功,先后平定了东突厥和吐谷浑。

不过李靖也非常清楚自己和李世民尴尬的关系,因此在贞观九年平定吐谷浑后,就一直告病在家,这才保住了身家性命。

结语

在没有任何道德和法律制约的封建社会,功高盖主被杀的案例那是比比皆是。

李靖能够善终,除了自己的识时务外,也在于运气好,捧上了天可汗李世民,不然的话,只怕他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对此,不知大家又有何看法呢?

信息来源: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不调兵镇压李世民?他调了,但根本压不住——2025-01-23 08:19·长葛融媒.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