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个传奇的帝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开创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新纪元。他采取了大胆而严厉的措施,如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等,以巩固统一的大一统地位。然而,他也因为权力膨胀和残暴行为备受争议。对于这位伟大的帝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的一生,以探索他是如何成就这个伟大的帝国的。
本文内容为通过网络内容梳理,可能存在遗漏或疏忽,还请谅解!欢迎批评指正,友好交流!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嬴政诞生于赵国邯郸。这一年,秦赵两国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秦昭襄王在位,赵国正遭受秦军的强大压力。
【公元前258年】,嬴政1岁,在赵国邯郸度过,身处秦赵交战的背景之下,尽管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但命运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同年,秦军对赵国发动攻势,赵国首都邯郸被围,但最终在魏、楚联军的救援下解围。

【公元前257年】,嬴政2岁,依然在赵国邯郸生活。赵国勉强维持生存,战国七雄之间的形势变幻莫测。
【公元前256年】,嬴政3岁。秦赵关系依旧紧张,秦昭襄王继续推行扩张政策。
【公元前255年】,嬴政4岁。赵国在与秦的抗衡中疲于奔命,而秦国则继续向东方扩张领土,攻占魏国部分土地。
【公元前254年】,嬴政5岁。赵国虽在秦的压力下步步退守,但仍顽强抵抗,秦昭襄王继续施展铁腕,扩展秦国版图。
【公元前253年】,嬴政6岁。秦在外交与军事上双管齐下,进一步削弱赵国及其他诸侯国的实力。
【公元前252年】,嬴政7岁。秦昭襄王继续强化中央集权,赵国在连年战事中渐显颓势,秦国内部逐步积累统一六国的力量。
【公元前251年】,嬴政8岁,终于迎来命运转折,其父子楚(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携嬴政母子从赵国回国,秦昭襄王去世后,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同年,嬴政被立为太子,开始接近秦国权力中心。
【公元前250年】,嬴政9岁,作为秦庄襄王的太子,他开始接受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为将来的统治生涯做准备。同年,秦庄襄王继续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公元前249年】,嬴政10岁,他在宫廷中逐渐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胆识,引起众人的关注。这一年,秦国发动对东周残余势力的进攻,最终将其彻底灭亡,进一步巩固了秦国的统治地位。
【公元前248年】,嬴政11岁,他继续接受严格的宫廷教育,学习治国理政的方略。同年,秦国在对外扩张中取得显著成果,攻占了韩国部分土地。
【公元前247年】,嬴政12岁,这一年秦庄襄王去世,嬴政继位为秦王,由于年幼,国政由相邦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毐共同把持。虽然嬴政年纪尚轻,但他已经展现出强烈的统治欲望和决心。
【公元前246年】,嬴政13岁,他开始亲政,逐步收回权力,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一年,秦国开始修建著名的郑国渠,这一伟大工程对于秦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245年】,嬴政14岁,他继续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着手进行一系列改革。同年,秦国发动对魏国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进一步扩大了秦国的疆域。
【公元前244年】,嬴政15岁,他已经开始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这一年,秦国继续发动对外战争,攻占了赵国部分土地。
【公元前243年】,嬴政16岁,他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秦国与魏国进行和平谈判,达成了有利的和约。
【公元前242年】,嬴政17岁,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一年,秦国发动对赵国的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巩固了秦国的东方边境。
【公元前241年】,嬴政18岁,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改革,为秦国的统一大业不懈努力。同年,秦国与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共同出兵伐秦,却以失败告终,显示了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公元前240年】,嬴政19岁,他在政治上更加成熟稳健,开始为秦国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同年,秦国继续发动对外战争,扩大了自己的疆域。
【公元前239年】,嬴政20岁,他已经成为了秦国的杰出统治者。这一年,他成功平定了嫪毐的叛乱,又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开始独揽大政。他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38年】,嬴政21岁,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一年,他亲自处死了嫪毐,并罢免了吕不韦的相职,开始独揽大权。他的政治手腕和决断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公元前237年】,嬴政22岁,他继续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法治,整顿吏治,使得秦国的政治更加清明,国力更加强盛。
【公元前236年】,嬴政23岁,他开始发动对赵国的全面战争,决心一举灭亡这个强大的对手。经过多次激战,秦国取得了重大胜利,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35年】,嬴政24岁,他继续指挥秦军对赵国进行进攻,同时也在国内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
【公元前234年】,嬴政25岁,秦国在嬴政的领导下,继续对赵国发动猛烈的攻势,逐渐削弱了赵国的实力。
【公元前233年】,嬴政26岁,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改革,同时也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
【公元前232年】,嬴政27岁,他指挥秦军对赵国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赵国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
【公元前231年】,嬴政28岁,秦国灭亡韩国,俘虏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国正式灭亡。
【公元前230年】,嬴政29岁,秦国派内史腾率兵攻打魏国,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秦国在魏地设郡,置县。
【公元前229年】,嬴政30岁,他派将军王翦攻打赵国,赵国公子公主及王室贵族悉数被俘,赵国灭亡。
【公元前228年】,嬴政31岁,他继续发动对燕国的战争,燕国无力抵抗,最终灭亡。
【公元前227年】,嬴政32岁,他派王翦、辛胜攻燕国和代国,在易水以西击败燕军主力,占领了燕国首都蓟城,燕王喜逃到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公元前226年】,嬴政33岁,他继续对燕国施加压力,最终迫使燕国彻底灭亡。同年,他命令王贲率军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大片领土。
【公元前225年】,嬴政34岁,他派王贲进攻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秦国在魏地建置砀郡。
【公元前224年】,嬴政35岁,他命令王翦率领60万大军进攻楚国,大破楚军,俘虏楚国国君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秦楚古道
【公元前223年】,嬴政36岁,他派王翦继续攻打楚国江南地,最终占领了楚国的全部领土。同年,他命令蒙恬率军攻打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至此,秦国已经灭掉了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个,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公元前222年】,嬴政37岁,在完成统一大业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如推行标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改革。同时,他也开始着手修建著名的万里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公元前221年】,嬴政38岁,他正式称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他自称为“始皇帝”,意在表达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后代皇帝的始祖。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开始。
【公元前220年】,嬴政39岁,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改革,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他也开始着手修建一系列伟大的工程,如阿房宫、直道等,以彰显自己的功绩和权威。
【公元前219年】,嬴政40岁,他开始了大规模的巡游活动,意在加强自己与各地的联系,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先后巡游了全国各地,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隆重的接待。
【公元前218年】,嬴政41岁,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同年,他东巡至阳武博浪沙时,遭到刺客的袭击,幸得提前发现而躲过一劫。这次事件让嬴政更加警惕,对身边人的信任也变得更加谨慎。
【公元前217年】,嬴政42岁,他继续推行改革,加强法治,整顿吏治,使得秦国的政治更加清明,国力更加强盛。同时,他也开始注重文化建设,推行“焚书坑儒”政策,以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
【公元前216年】,嬴政43岁,他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加强中央集权。同年,他下令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这一伟大工程不仅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公元前215年】,嬴政44岁,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改革。这一年,他东巡至碣石,并在此刻石记功,彰显自己的功绩和权威。
【公元前214年】,嬴政45岁,他派遣大军征服岭南地区,将这片广袤的土地纳入秦朝的版图。同时,他也注重兴修水利,开凿灵渠,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公元前213年】,嬴政46岁,他继续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加强思想控制。虽然这一政策在当时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但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公元前212年】,嬴政47岁,他开始着手修建阿房宫,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彰显了他的权威和荣耀,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然而,这一工程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公元前211年】,嬴政48岁,这一年出现了“萤火守心”的天象,被古人视为凶险之兆。然而,嬴政并未因此动摇自己的统治信心,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改革。
【公元前210年】,嬴政49岁,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患病。然而,他并未因此停止自己的行程,坚持完成巡游。最终,在沙丘平台病逝,享年四十九岁。他的离世标志着秦朝的统一大业告一段落,也为后来的秦朝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