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故事,她的才学,都传为佳话。但这并不是偶然,好的家庭是她才学的开始,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门三词客的大才子苏轼的门生,常常听人说起苏门四学士,也没有李格非呀。这是因为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相对于秦观等人稍晚些,可能女儿的名气太大了,所以压倒了父亲。说道母亲王氏不得不说说背后庞大的家族关系网。
李清照的外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宰相王珪,王室家族也算是名门了,子女自然不少,王珪有五子四女,五子分别是长子王仲修,次子王仲瑞,三子王仲嶷,四子王仲岏,五子王仲煜,而古代的女子大多数没有名字嫁人之后随着夫家称呼“夫人”或是“妾室”。王珪的长女嫁给了李格非,也就是李清照的母亲,而他的四子王仲岏后来也生了女儿,嫁给了后来的权臣秦桧,所以王珪既是李清照的外公,也是秦桧妻子王氏的爷爷,因此李清照和王氏成了嫡亲表姐妹的关系,若是林黛玉嫁人了,就相当于贾宝玉和林黛玉儿女的姻亲关系,所以这秦桧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李清照的姐夫。
如此看来这关系已经很乱了吧,但这只是刚刚开始,王珪有个外甥晁补之,他的姑姑后来嫁给了曾巩,曾巩又和王安石结为亲家,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取了曾巩的妹妹,再后来王安国的女儿又嫁给了曾巩的儿子。
这个曾巩和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人物,王安石更是北宋的宰相,和新发的推行人,这个王珪的王氏家族还真的是名人辈出,几代人就把整个宋朝囊括其中了,从政治上看更是把荣誉和骂名的分水岭,一边是才女博学的李清照,一边是遗臭万年的卖国贼秦桧,另一边还挂带着政治家和散文家的王安石,虽说有些牵强,单王氏家族的子女可谓是不简单呀。
而这样的亲属对李清照的改变并不是很大,他并没有受到秦桧的恩惠,也没有因为秦桧的原因受到后代人的嫌弃,反而因为这样的关系,使两人形成了更强烈的对比,由此看来历史的洪流中,对错分明,公道人心。
李清照也是古代社会最负盛名的才女,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佳作,少年时期的畅怀洒脱“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年时期的含羞“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佳节重阳时的愁思“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处寄相思“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及人至中年,身边好景不常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太多的经典语录,是对这位女词人热爱和歌颂。